02-21
只选对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总是有一些事情要去解决,当遇到困难时,周围的人们就会很热情的为当事人提供帮助,这时问题就来了,人们就会考虑是相信自己,还是听取他人的意见呢。其实这样想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是对的,选谁的都一样。 相信自己,虽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识,但有时这种认识也会产生折射性的误差。假如你对自己的能力认识得很到位,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水平,并且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了,那么相信自己,是可取的——绝对可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在现实生活当中总是有一些事情要去解决,当遇到困难时,周围的人们就会很热情的为当事人提供帮助,这时问题就来了,人们就会考虑是相信自己,还是听取他人的意见呢。其实这样想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是对的,选谁的都一样。 相信自己,虽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识,但有时这种认识也会产生折射性的误差。假如你对自己的能力认识得很到位,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水平,并且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了,那么相信自己,是可取的——绝对可 继续阅读
Read More >7日是全国高考第一天,全国6个省份的高考大作文命题,直指今年的四川大地震。一些从事多年高中教学的人员表示,将大事件作为高考作文题的做法超出了以往常规的命题思路,这在全国高考中非常少见。这种“在所有人预料之中,同时又在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以直击大事件为作文命题的做法,在建国以来的高考中还没有类似案例。(6月9日《现代金报》) 直击当年大话题,在建国以来高考命题中实为罕见。所以,这是一种突破,而且社会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进才中学王大 下周就要举行期中考试了,学生如何在语文考试中写出一篇满意的作文?考试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其实都是给出一个写作的范围。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如何选择好切入的角度,这是动笔前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环节。常见的选择有两种,概括成八个字:一种叫“大处着眼”,一种叫“小处着手”。 所谓“大处着眼”,就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论述阐发。比如前几年上海有一个高考作文题,写作的话题是谈谈对文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每年高考,作文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一份好的作文题不仅对科学检验考生实力起决定作用,而且对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各行业都会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继2004年北京作文题目以“包容”为话题之后,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以“说‘安’”为话题,北京市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高级教师、北京新干线学校教学校长张继革认为,无论是“包容”还是“说‘安’”,都是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这样的作文命题富有时代感,而且考生有话 继续阅读
Read More >2010年高考作文必备素材——人生哲理2010年高考作文必备素材——人生观 价值观2010年高考作文必备素材——人与自然2010年高考作文必备素材——学会认识2010年高考作文必备素材——为人处世2010年高考作文必备素材——传统美德2010年高考作文必备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把脉高考】 “有文采”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对文章语言的要求,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用词生动,即要求文章用词恰当、精练、形象。 二是句式灵活,就是句式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整散结合,或反复,或设问等。 三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 四是文句有意蕴,指文句含义深刻、有韵味。 点击下载浏览全部2009高考语文作文发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专题辅导:作文文体-作文文体之记叙文 记叙文的类型 记叙文主要有两种类型:侧重记人的记叙文和侧重记事的记叙文。 怎样写人: ⑴,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⑵,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⑶,通过人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一类文,得分在51—60分间。想得一类文高分,就要精心雕刻“凤头”,让你的开头美丽精巧、新颖贴切,有创造力、震撼力和吸引力,使读者一见钟情,必欲读之而后快。怎样雕刻出一类文的“凤头”呢?下面的成功范例可为你引路: 1.装点形象,爽目清神。 例如《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的开头: “我以新的纬度仰视李清照清丽瘦削的背影,倾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今年高考作文在阅卷上的宽容度大大增加,对于考生作文中所涉及的敏感尖锐问题,如弗洛伊德性学论、理发店小姐现象等,都获得60多分的高分。(6月19日《东方早报》)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今年各地高考作文最大的进步,是摆脱了那种空洞无物的论说,而更多地关注到了社会现实。这一点,出题者或者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功不可没。比如全国卷与陕西卷都与“抗震救灾”有关,四川卷题目为“坚强”,安徽卷为“带着感动出发”,广东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轻揭面纱,月姑娘把银白的清辉洒满大地。微风轻轻拂,阵阵清凉抚摸着大地,然而吹进我心中却是丝丝冰冷:“灵灵,真的吗?医疗事故?”“是的”,灵灵是我最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她轻锁愁眉:“但真的是意外,我是医生,不会……”,她摸着脸颊上的疤痕,泪光闪闪。“我相信你。”我毫不犹豫回答,“这个官司,让我来吧”! 不久之后,我见到病者和家属。“奇怪,那张脸,有点眼熟。”莫名的不安悄悄涌上心头,“太(多)心了吧” 继续阅读
Read More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海南中学语文教师黄晓园介绍,解读新的考试说明发现,2009年的语文高考,在保持基本稳定的思路下,将继续围绕着试题能力考查进行命题上的改革。 距离高考已经不太远了,想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已不太现实,但是考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自己的语文解答能力,所以围绕能力点加强复习是考前的重点。 在接下来的复习时间里,能力题型如何复习呢? 1语言运用试题 要重视“考试纲要”中新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谈到议论文的结构思路,则必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套逻辑严谨的写作模式,但现实的问题是,面对今天崇尚创新、推重个性的一代学生,他们需要探究一些思维有个性、表达有突破的写作方式。这里介绍一种“回环叠唱法”,这类文章的特征是,当中写了几个各有光彩的片断,人事不同,而神韵相似,文章在各片段醒目之 继续阅读
Read More >2008年高考语文会作哪些调整?附加题部分究竟怎么考?作文会不会加分?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江苏2008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正在最后修订中,不久将正式公布。而有关参与讨论的专家昨向本报记者透露,08年江苏高考作文分值肯定要增加,最有可能加到70分,而附加分40分的命题方向也应当是偏能力和运用,题型不会与已考部分重复。 作文分值有可能增至70分 据介绍,按照2008年高考方案,语文和数学每门16 继续阅读
Read More >30年,高考首先考语文,语文占分最多的是作文。唯其如此,每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总是让人挂心;不管出什么题,都会招致意见纷纭。 高考是时代的缩影。作文往往更具时代气息,反映时代变迁。 今天,我们通过回顾过去30年高考作文题的方式,回顾近30年的中国之变,探寻高考命题思路之变。 题目有生命 各地命题好 杨锦麟 (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 高考是时代的缩影。放在大时代背景下,作文题是鲜活、动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在大街小巷,经常可见“照相”与“照像”,其实“照相”才是正确的写法。 全国高考统一大纲新鲜出炉,广东的考纲说明也即将出台。今年全国考纲里有新规定:作文错一字扣一分。实际上这在广东已非新规,去年高考已经实施。不少高中老师对这个评分标准表示欢迎,认为写规范的汉字是起码要求。 记者昨日巡街发现,错字别字生造字仍随处可见,而网络语言也对学生规范用字带来不小的“阴影”。面对高考评分日益严格,学校和考生如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内容】 2009年的春考作文考题为: 有一幅画,画面上有4盏灯。每盏灯的后面有一句话: 第一盏灯最亮——我有一个想法,去做! 第二盏灯略暗——可以做到吗?试试看吧。 第三盏灯昏暗——周围的人都不赞成我去做,很难吧? 第四盏灯最暗——那就算了吧!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四盏灯。根据上面的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通俗地讲,高考作文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高校选拔人才,通过制定和落实有利于教学、有利于选拔的评价标准来为中学作文教学 “走正道”服务。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产生的评价原则便是 “开放包容灵活多元”的八字方针。 所谓“开放”指: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阅卷组对立意事先不作规定,完全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只要不踩思想的“红线”,都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这里的“红线”指的是与社会道德、法律完全相违背的观念。比如,在以“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话题6:规矩 古训说:“不成规矩难以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从这段话中得出自己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 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精彩构思]? (一)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以循规蹈矩与墨守成规的关系入手,写一篇议论文,表现提倡循规蹈矩的主题。 许多人认为循规蹈矩就是墨守成规,其实二者是有差别的。循规蹈矩是个中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每年的高考作文不仅是考生、家长和老师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包括文人、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谈资。 从议论文一统天下到多文体并举给考生更大发挥空间 专家们分析,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多次转型。 作文命题的形式不停地在变,先后运用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给范围自由命题作文等形式。1999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的高考作文为标志,话题作文开 继续阅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