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2010高考北京作文
作文要求: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记得康德说过,只有两种事物让我们敬畏,就是浩瀚无际的星空与我们内心的道德。人之所以异于动物,就是我们有所知有所不知。我们生下来就开始接受人伦教育,继而加强道德修养,逐渐成人。我们所说的“成人”不仅仅指生理标准,还包括心理标准,故我们有所知:知长幼,知荣辱,知优劣,知善恶,最终知生死;但更多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作文要求: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记得康德说过,只有两种事物让我们敬畏,就是浩瀚无际的星空与我们内心的道德。人之所以异于动物,就是我们有所知有所不知。我们生下来就开始接受人伦教育,继而加强道德修养,逐渐成人。我们所说的“成人”不仅仅指生理标准,还包括心理标准,故我们有所知:知长幼,知荣辱,知优劣,知善恶,最终知生死;但更多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专题辅导:作文概论 (一)全国卷 2008年全国高考大纲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在“写作”的考查要求中,2008年增加了星号注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高考大纲提出要对错别字扣分,引导考生规范书写。 (二)课标卷 2008年新课标大纲同2007年新课标要求一致: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的考试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200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我发现新进校的高一同学写作文,题目下面必有题记,正文部分必有三个小标题,结尾必然有一个省略号,我感到纳闷,为什么篇篇作文都是这样的呢?一问方明白,原来是初中老师教他们这样写的,理由是这样写才能拿高分。虽然这样的拿分指导有些荒唐,但我知道初中语文老师有他们的苦衷:因为在中考作文阅卷中,确实有这样的约定俗成,于是老师只好这样要求学生了,但制订这样的阅卷评分标准,确实是与作文本身的规律背道而驰了。 下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作文,只要卷面整洁,立意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得一个基本分也就没问题了。但又有谁甘心呢?谁也想得一个高分呀,比如50分以上,甚至满分60分。这又谈何容易!一个同学为此在周记中写道:拿什么感动你,我的老师? 用深刻的思想让阅卷老师心灵为之一震 2003年是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天津有个考生在文章第一、二自然段这样写道: \”万里书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因愤怒而扭曲变形的脸、因愤怒而无法收拾的场景,所以内敛的中国人总把愤怒看成“洪水猛兽”;但也有相反的例子,岳飞的“怒发冲冠”,表现出收拾旧山河的决心,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展现中国人要挺起腰杆做人的热望……同样的一种情绪,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作用,那么,你眼中的愤怒是什么样的呢? 请以“我看愤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作文。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一篇作文占了语文高考的半壁江山,写作训练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奏效,且不知以何为抓手。 语文特级教师毛荣富制图邬思蓓 写作,从根本上说,是思想的孕育和表达。不少考场作文缺的就是思想,尽管语言华美,讲究方法和技巧,但内容苍白。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来呢?这就需要从关注生活做起,因为思想是生活孕育的,那些引起心灵微颤的日常之事往往是思想生成的缘起。 今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的作者黄莎就读于上大附中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昨日记者从高考评卷场了解到,高考各科已完成评卷,语文科平均分比去年高了1分,作文出现18个满分,比去年的26个少了8个。 令语文评卷组老师感到忧虑的是,今年阅读题平均分未过及格线,暴露中学生阅读面太窄太浅,阅读“拦路”还导致部分考生作文交了白卷,800多份零分作文超过一半是空白卷。 [作文]“好写”不等于能“写好” 今年共有1150名老师参与了语文科组的评卷工作,其中650人专职改作文,人数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中国有句人人皆知的成语,叫“多愁善感”。这个成语历来带有贬义,多年来它几乎成了感情脆弱、心态不佳的代名词。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我们很有必要为它“正名”。 所谓“多愁”,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喜欢多思多虑。多思多虑,才能把事情想得深,想得广,才能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问题,从而增加挖掘和捕捉新的写作题材的机会。古今中外的大作家,从杜甫到鲁迅,从莎士比亚到罗曼·罗兰,“多愁”者比比皆是,而整日无忧无虑者却不 继续阅读
Read More >2006年6月ll-l8日,笔者参加了河北高考作文库上阅卷工作,捕捉到了鲜活丰富的阅卷信息和原汁原味的作文资料,现将有关认识与收获提供给各位读者共享! 高考作文阅卷场不是酒吧或咖啡屋,那是流水作业的现代车间,“工人们”阅卷任务繁重紧张,就自己阅卷 速度而言达到了35秒一篇,本人所在的作文三组最快的达到l9秒一篇,因此,阅卷评分的最重要的依据还是整体感知,尤其是靠自己的阅读初感。因此我们的高考文必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作文时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或“空洞”,如“尝试”、“诚信”、“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时间啊,时间”,有些描写议论的对象难以直接表现, 如“独到的感觉”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硬着头皮直接从正面去写,其效果恐怕不会好,这就需要用由虚入实法。它需要你把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把隐寓的道理说得看得见、摸得着,把看起来很空洞的论说表达得具体形象、文采斐然。古语云:“山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曾听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说: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为文之道,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但我们也可以一刀两段,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切成“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块。考场作文,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解决得好,作文往往成功了一半。 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忙”。如果只强调写熟悉的生活,那么许多考生马上会想到高三紧张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特级教师王立根 切题、醒目、明朗 考场作文,善点题和从不点题的,会有很大的得分差距。学会点题,首先要审题,主要是对题目、文体、字数的规定要看清,并严格按要求去做;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布局安排,审题的时候要注意限定性词语和关键词,只有在审好题的前提下才能写出或立意严谨或情感真挚的文章,高考作文应尽量写得醒目、明朗。而点题是使作文醒目、明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从性质上分,点题有明点和暗点两种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一般来说,对一个中学生的考场作文,要求不会很高,只要能写出立意准确,文通字顺,结构清晰的文章就可以了。 作文评判首先要看立意,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只要立意准确,作文就能得一个基本的分数。 全国的作文,所给材料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态度并未表露,这就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立意,比如:教育和孩子成长的问题;尊重客观规律,不人为干预的问题;全面了解和综合各方信息,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一、高考作文的审题 近四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都是“提示语+题目”。虽然“提示语”也得认真分析,但最终还得围绕“题目”去写,从这个意义上说,“提示语+题目”仍然算命题作文。作为“命题作文”的题目有以下情况: (一)一个词做题目 1、用这个词的本义。如上海题《忙》、北京题《宽容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五十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当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机会、选择、困难、金钱、死亡……这其中或喜或悲,有人物、有故事、更有思索。你能将你所经历的、所知道的、所想到的写下来吗? 要求: 1、将作文题目补足完整,可以从材料中选择一个方面,也可以另选某个方面进行写作;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题目:面临—— 继续阅读
Read More >1.写好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如果\”面目\”(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 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多彩的鸟就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给绿树带来了欢乐,鸟儿的跳跃为大树增添生命的活力。我们的作文,尤其是作文中的例证和引证也应该像“鸟儿”那样“跳跃”起来。这样,我们的作文才具有可读性、可感性。 经典展示 例证精彩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段难忘的历史: 1993年复旦大学辩论队在新加坡参加国际辩论决赛时,“最佳辩手”蒋昌建的陈辞成为了辩论赛历史上的经典: 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方:英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专题辅导:表达之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指的是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要做到语言通顺,就要尽可能使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准确,就是要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形貌,用词造句要合乎事理逻辑,要仔细地区分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要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简洁,就是简练、干净、明白、晓畅,就是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要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文约事丰;生动,就是活泼优美、感染力强,要使语言生动,就要注意 继续阅读
Read More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读书如品茶,有人说读书如饮酒,有人说读书让心灵快意飞翔,有人说读书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跟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你认为读书有什么意义?请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一文,文中写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作文,只要卷面整洁,立意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得一个基本分也就没问题了。但又有谁甘心呢?谁也想得一个高分呀,比如50分以上,甚至满分60分。这又谈何容易!一个同学为此在周记中写道:拿什么感动你,我的老师? 用深刻的思想让阅卷老师心灵为之一震 2003年是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天津有个考生在文章第一、二自然段这样写道: \”万里书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 继续阅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