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及备考重点
综观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命题者有意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和现实,关注本年度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因此,熟悉并思考从2009年6月到2010年4月国内外发生的热点事件不但能有效地备考素材,更能有效地训练写作。具体素材和试题有: 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2009年6月热点)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2009年7月热点)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2009年8月热点)2010年高考作文热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综观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命题者有意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和现实,关注本年度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因此,熟悉并思考从2009年6月到2010年4月国内外发生的热点事件不但能有效地备考素材,更能有效地训练写作。具体素材和试题有: 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2009年6月热点)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2009年7月热点)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2009年8月热点)2010年高考作文热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有些作文题看着比较空灵,适合写景抒情,如《那一片绿色》,如《季节》。我们同学看到这样的作文题,都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要写“一片绿色”,便想到童年时在农村所见的田野之景,想到出外旅游时见到的高岗山坡之景,想到城市逼仄的空间里一片草地之景。这些同学很会联想,也很会描写,他能把乡村田野之景从春写到夏,从麦苗写到稻秧,从庄稼写到树木,洋洋洒洒,一下子就写满了八百字。但有些同学的文章只有景,没有“意”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所谓“丰富”是针对文章选择的材料和运用材料的技巧而言,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 “丰富”一项,提出三条要求,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对此笔者结合实例浅说如下: 一、博观约取 排比聚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丰富,文章才显得丰满。考生要扩大“采撷面”,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关注现实生活,了解社会实际,只有这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立意话题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适用类型:记叙文议论文 从身边小事入手变换句式增美感 具体解读:和谐相处这个话题范围比较大,考生应从身边小事发掘题材。 如果想使作文写作摆脱平淡,考生可适当选择运用技巧,在句式上做一些变换,用一些反问句、设问句、排比句,以此来增强语言的美感,使作文精彩。 立意话题2:环保适用类型:记叙文议论文 利用合理联想提出新奇解决方案 具体解读:环保的话题近几年比较时髦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好不容易买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就因是自己的东西,一页未看就把它束之高阁。心想,以后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以后再看吧。等后来自己想起来要看时却再也寻不到了。 生活中,你或许有过类似的经历,自己真正拥有的,却看不到它的贵重,不知道好好去珍惜,直到失去了才知道遗憾。请以“面对拥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辽宁高考评卷已完成70%,预计23日结束;平均18分钟评一篇作文,目前最高分58分,6月27日零点公布各批次分数线及高考成绩 核心提示 四周拉出警戒线、各个门口武警层层把关、全部人员出示证件才可进入…… 2008高考评卷现场戒备森严。6月19日,记者随同省政协、省招考办有关领导一同走进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两处高考阅卷现场,一同感受阅卷工作的严格、有序。 高考作文暂无满分 今年高考首次要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王纪铨(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高考作文由于分值、性质等原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寒假则是几个月以后高考的重要调整期和准备期。那么,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在寒假中可以从哪几方面为高考作文做些准备呢? 整理作文“材料库” 进入高三以来,学生们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了不少作文材料。平时由于学习较忙,不一定有时间整理,因此建议大家利用寒假对这些材料做一番“去粗取精”、“去莠存良”的整理工作。学生们可以按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考生也希望写好作文,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么,怎样才能写出高分作文呢?邯郸一中的李清霞老师说,同学们要想写出高分作文,应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注意审题和点题。记叙文的主题表达是比较含蓄的,一定要点题。要使阅卷老师明白,你写的主题与作文试题有关。近几年的作文题,有些考生就吃亏在这里,写记叙文,又老想着文学作品的主题应该含蓄的“戒律”,写出的作文让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作文如何才能写好?”这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关专家在北京高招直播咨询节目中指出,高考作文的文体可以自选,但不能写成“四不像”。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董晓平说,《考试说明》规定考生可以自选高考作文文体,但自选文体不等于不讲文体。高考作文评卷很重视文体。面对作文题目,考生如果觉得可以用记叙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可以选用记叙的方式写文章;如果感到有道理跟别人讲,就可以选择用议论文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全国卷作文题:《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一个人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你为什么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物理学派?”玻尔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我的学生面前暴露出我愚蠢的一面。”生活中常出现“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情况,以这个话题写一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且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北京2005作文题目:《说“安”》 以《说“安”》为题写一篇作文,“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近几年来,片断组合作文逐渐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它选材典型,内容具体,利于集中笔墨,多侧面地再现精彩画面,全方位地反映生活主题。如果再给这些片断分别配上一个简洁醒目的小标题,文章则显得更加眉目清晰,一目了然。那么,怎样才能拟出新奇醒目的小标题呢? 一、寥寥数语,展示提炼的简洁美。 小标题是文章特殊的凝练的概括形式,需经过反复推敲,精心提炼方能出彩动人。首先,小标题必须提纲挈领,抓住内容要点,让读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第一位老师给36分,第二位老师给42分,第三位老师给38分,电脑判定37分——到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师大何永康教授手中,一下变成53分。 这篇农村孩子写的《怀想天空》,以陪父亲割麦为主线。复查阶段,何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作为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武汉市教科院公布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该市语、数、外等9科教研员及部分高中骨干教师,评析了今年高考试题,展望了2009年我省高考命题趋势,并提出高考备考建议。 2009年,我省高考模式保持稳定,继续实行3+X,即语数外+文/理综合。其中,语数外三科由我省自主命题,文/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命制的全国卷。 专家预测,2009年高考,各科试卷难度总体不会有太大变化,局部学科略有调整。其中,数学卷将调 继续阅读
Read More >1、采用对话式的文体和好开头和结尾 很多人写的很正式,但是我发现最好是写得像我们说话一样会更流畅,更通俗;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原因,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2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十年寒窗,一朝及第。高考成绩的一分之差,可能会导致最终录取相差一个批次。抱有每分必争,尽量不失分的原则,多位往届高考生中的尖子和黑马,对高考如何抢分,道出了不少锦囊妙计。 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周洁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理科班,去年高考664分,现就读于北大法学院。 说到去年高考数学和理科综合,周洁娴仍心有余悸。数学开考时不顺,她几道选择题拿不准,十几分钟后越做越慌。她决定跳过这几题往后面做,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一 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二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三 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对于高考作文备考,有8大误区特别值得注意: 其一是重视阅读和生活积累而缺少实际演练,系统化,规范化的演练。一些学生甚至一些老师认为读多了就会写。是的,读的多了,自然有感悟有积累,但这两者是有相对的独立性的,各自要求迥异。必须多给学生阅读报刊杂志,阅读新闻媒体的时间,但也要在练上狠下工夫,得法、科学地练,应该列好详细计划,分门别类地把各种类型的作文都训练到位,应该每周最少有一节课来专门用来训练写作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的”、“地”、“得”到底要不要分? 遇到“的”、“地”、“得”时,你会不会区别?相信不少大人也会对这三个字甘拜下风。看,这会儿它们成了网名为”长靴”的妈妈的苦恼,因为她读二年级的女儿至今也只会用其中一个“的”字。 “我一直认为‘的’是用在名词前,‘地’用在动词前,‘得’用在形容词、副词前,可好像现在的人都不讲究这些了。”这位妈妈的疑惑首先就产生在自家女儿身上,“给她检查作业,发现她好像只会用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人民网教育频道的视频访谈,我们本次访谈的主题是:2008年高考语文名师冲刺辅导,在距离高考还不到80天时间,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沈献章老师,首先欢迎沈老师的到来,请和各位网友打一个招呼。 沈献章: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接受人民网教育频道的视频访谈。 主持人:沈老师,目前全国大概有10多个省份考生拿到考试说明,现在考生最关心如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我承认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湿了,我慢慢的背过脸用手偷偷轻轻的擦掉眼角的泪水。因为我知道,人人都要参加高考,不是因为高考适合自己的兴趣,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眼泪是为大家流的。 不知道哪个可爱的老师出的这个题目,我们猜了几个月题,从去年的奥运会,5.12直到邓玉娇,立交桥,70码,公交车……我思绪翻滚,又回到了每个猜题的夜晚。“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在全班88名同学近乎疯狂的呐喊中,我们在语文 继续阅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