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重庆:高考跑题名句泛滥满分作文不到10篇
跑题是高分不多的主要原因,最低只得了10分 记者6月18日从高考评卷场获悉,今年满分作文不到10篇,比去年略少。其中,一篇写外婆在自然中生活的文章感动了不少阅卷老师。 写外婆感动阅卷老师 据阅卷老师介绍,该作文中,考生以外婆为主人公,讲述了老人以前在农村老家的山山水水让她生活惬意,后来,儿女把老人接到城市生活,车水马龙的喧嚣、钢筋水泥般的城市让老人和周围生活“脱节”,后经一番挣扎,老人终于回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跑题是高分不多的主要原因,最低只得了10分 记者6月18日从高考评卷场获悉,今年满分作文不到10篇,比去年略少。其中,一篇写外婆在自然中生活的文章感动了不少阅卷老师。 写外婆感动阅卷老师 据阅卷老师介绍,该作文中,考生以外婆为主人公,讲述了老人以前在农村老家的山山水水让她生活惬意,后来,儿女把老人接到城市生活,车水马龙的喧嚣、钢筋水泥般的城市让老人和周围生活“脱节”,后经一番挣扎,老人终于回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 语文水平与语文考试成绩不完全是一回事。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积累感悟和锻炼,而语文考试成绩有某种特殊的要求,因此有某些特殊应对的方法。如果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掌握某些规律方法,进行强化训练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一、注意形式美 形式美是最直观的美,一个在形式上标新立异的题目,是惹人注目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在给作文拟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态美观: 即在拟题时注重题目的形态美,像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亭亭玉立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以\”前不见古人\”的全新感觉。 ①题目中运用间隔号或连接号:例如《母亲?黑土地?小石磨》、《自卑?自负?自强》、《神鞭–母爱》、《对手–榜样》等。 ②题目中运用外文字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基于对历年高考作文题的细致分析,本文归纳出如下几个范畴,同时列举了出题背影及其可能性和相关的写作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裨益。 1人生观、价值观范畴的考题 例如:以“快乐”为话题、以“成功”为话题。 人生观、价值观是自古以来作文立人的永恒主题,可以说每一个学生从写第一篇作文的时候起,甚至是在学校里上第一节课起,就一直在作并且将继续作这篇文章。正是因为这类主题在平时的教育、学习中被学生不断地接触,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备考启示:破解作文失误之密码,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抓住她,就抓住了高考语文的命脉。 作文结尾 ◆◆◆状元笔记薄◆◆◆ 1.装腔作势 历来文章讲究“豹尾”。高考作文虽然来必能达到这种境界,如果考生能有这样的意识,就不能小看文章的结尾。但是,高考有不少作文的结尾喜欢装腔作势。写议论文很想借此来造成一种气势,其突出的表现有发号召的,有说一些连自己也不太相信的空话、套话、大话的。如一篇“心灵的选择 继续阅读
Read More >41、根据下面的对话,写一篇话题作文。 车轮质问方向盘:“你为什么老是束缚我的自由?”方向盘说:“要想随心所欲,那只有滚到邪路上去!” 要求:(1)文体不限;(2)自拟题目;(3)不少于800字。 42、古代有位将军率部打仗,但他的人马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众将信心不足。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他拿出一枚铜钱,对众将士说:“胜负在天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今年高考江苏将语文作文的分值由原来的60分提高到70分,很多人猜测提高作文分值将是江苏今后高考的一个趋势。记者昨天得到权威说法,江苏高考作文在5年内分值比例基本维持不变,160分总分的考卷作文占70分。 高三语文课成了死记硬背课 昨天,“中国语文生态大考察———中华语文万里行”活动在南京29中正式启动,5个考察团分批奔赴包括南京在内的全国16个省市,对改革开放30周年语文教育界和语文出版业历史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古人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感到引人入胜,愿意读下去。所以在中学生作文中,开头求美已蔚成风气,目的是用精采的开篇艺术来吸引老师的眼球。我们在评改学生作文或审阅学生投来的稿件中,确也发现不少文章,开篇文采蜚然,令人拍案叫绝,但再读下去,就会发现内容空泛,“底气不足”,给人一种失落感。其实,文章是一个整体,开头和结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赵莉 邵娟 实习生李甜 李晓?) 湖北省2005年高考作文题为: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 继续阅读
Read More >6年自主命题以来首次突破两字局限 本报讯(记者张灵)昨天上午11点半,高考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题浮出水面???《北京的符号》。这是本市自2001年实施自主命题以来,作文题首次突破两个字。 面对这样一道作文题,考生们的反应有难有易。有的考生认为,今年的作文题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在写作时感觉比较自如,而有的考生则认为题目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要求让自己在题材选择上比较模糊,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从徐汇高三语文学习能力诊断考试作文题看高三作文复习 -作文试题:根据要求作文。 舒伯特有一首名为“未完成”的交响曲。这部作品堪称舒伯特创作生涯中突起的奇峰。它的第一和第二乐章风格非常特殊,以致连舒伯特本人都无法最终完成这部作品。他也曾经尝试创作了第三乐章的一些片段,不过,这些片段反而破坏了前两章统一的风格,给人画蛇添足之感。因此,舒伯特最终还是放弃了第三乐章的构想,选择了以不完整的形式使作品传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第五招:巧用标点符号 一、用些无标点的句子。(该不用就不用) 我所指的是一种很长的单句,在某个成分上十分烦琐,却能起到一种强调的效果。比如: 1、——老师解着一道又怪又僻又新颖的极难极难的需要绕好几个“弯”才能解出的习题。 2、——看什么?再下一桌的下一桌问下一桌的下一桌再下一桌的下一桌问再下一桌…&he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开始,高考作文已走过了30年历程,30年的高考作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总结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其发展规律,反思其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前进方向,对作文教学评价及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 回首30年高考作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高考作文的不同特点。 20世纪70年代,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和缩写、改写,关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专题辅导:作文高分秘笈(一) 巧拟标题 一、拟题的重要性 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幅某少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错,起名《晨曦》,此稿投向多个杂志社,结果都被退稿。后来有一位专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换为 。结果不但见诸报刊,还获得了三等奖。 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 标题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 标题是让人一见钟情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折射当代学生课外阅读和生活内容贫乏 郎伟教授说,高考作文都是大学中文系教授命题,他们偏好读书、读经典作品,而现在的学生迷恋网络资讯,很少读经典。而高考阅卷教师中,大学教师占了一半以上,如何与命题人、阅卷人的思维合拍,是考生应该注意的。 当过高考作文阅卷组长的宁夏著名文艺评论家、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郎伟教授,近日在宁夏大学附属中学给高三学生作讲座时说,他在近年来宁夏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考生的作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出场教师:辛集中学高级教师 曹保顺 采写:本报记者 马利 目前,各学校基本完成了第一轮复习。1月30日,石家庄市高三年级进行了2008年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考试(简称质检一),它以高考大纲为依据,以高考试题为参照,以摸清底数为原则,因此试题出得朴素自然,不加雕饰,总体上难度不大。分析这套试卷,对高三学生来年的复习与备考有很多启示。 -四个方面进步显著 曹老师介绍,通过试卷可以看出和平时考试相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主诉:老师在评语中要我“学习使用间接抒情”是什么意思? 分析:记叙类作文在描写叙述的同时,适当地进行抒情很有必要。抒情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假如没有叙述描写充分铺垫,直接抒情会显得苍白而虚假。想一想,你的作文内容是否自己都不感动,却故意拔高,大书“一腔深情油然而生,我要大声呼喊:祖国,我要为你献出一切!” 甚至连加三个惊叹号。老师要你“学习使用间接抒情”,往往因为你的抒情过于直露而且虚假。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十三、有人说当代中学生常是矛盾的。一方面带着个性化的脸颊,他们开始认识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在缤纷炫目,而且必须面对的生活面前,他们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 请结合成长中的切身经历,以“我的故事”为题目,讲出一段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十四、美国莱州制作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作文悖论”困扰高考生 华东师大语文教研中心副主任 周宏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把中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缺乏真情等考试作文痼疾的症结归为高考作文评价的“八股”。提到高考作文,必称为应试作文,与此配套而来的的话就是空洞、虚假、刻板、新八股等等,高考作文成了中学生作文不能进步乃至走向歧路的罪魁祸首,似乎只有取消这根指挥棒才能迎来作文教学的康庄大道。 其实,不少人对于目前高考作文的理解存在误区。如果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郑燕永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为高考而作文”的现象十分突出,许多学生的文章形成了一种所谓的高考新八股文风。有鉴于此,我认为应突破那种封闭、陈旧的作文写作观念,树立新的价值观。 在一个已经可以用电脑写作的时代,写作的真正涵义不应该继续停留在它的原始字面上了,它不再是一种被称之为“摇笔杆子”的差事,而是一种个人与外部世界进行文化沟通的素质。我认为,改变高中作文的思路,可 继续阅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