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前言,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从古之圣贤,到今之大咖,都提出了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能感受幸福的人。我就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设计的教育目标:要培养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与人的自我表现是平衡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是为了人能够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的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工作这些年以来,我却有了更多的困惑。我们拼命地向学生传递书本中的知识,却忽略了学生内在心理的构建。这就会出现我们管教学生没有效果,自己也不能理解学生为什么没有任何的改变。这个症结就是我们和学生的心是不相通的,我们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这就让我们的教育呈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我们应该通过影响孩子的内在,促进孩子行为的改变。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培养人不只是有知识、有职业、会工作的碌碌无为的人。而是要培养大写的人,就是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有理想、有性格、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的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uowen.nuanque.com/xiaoxue/snjzw/14764.html
- 转载请注明: nuanquezuowen 于 优秀作文大全/英语作文素材/小学初中高中/中考高考满分作文 发表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之内容为用户主动投稿和用户分享产生,如发现内容涉嫌抄袭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转载之内容为学习交流之目的,请勿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