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的托塔天王有一面可以照出妖怪原形的“照妖镜”。而现实生活中,《西游记》就是一面镜子,它不照妖,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形象照清我们每个人,反映出我们的种种特点。我曾拿起这面“镜子”,细细地感受它映照出的东西……
菩萨心肠原则丢“东郭先生”栽跟头
《西游记》的一大主角就是好心肠出了名的唐僧。“世间万物皆性本善,悟空万不可伤害其矣!”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都会想着别人,那他就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但如果他好心过了头,就会让不怀好意的人有机可乘。唐僧就因此而常中妖怪的圈套。想想自己在生活中就像唐僧,有着菩萨心肠,但不懂辨明是非,什么人都帮,常被别人反咬一口。这不是为别人着想,而是没有原则的表现。
英勇无敌身手快高傲自大性难改
耳熟能详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有一身本领,是取经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但就是因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变得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甚至大闹天宫,挑衅佛祖,最后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我的成绩还算不错,可在一次期考中辉煌后,曾变得自大,第二次考试便从云端跌入了谷底。孙悟空就是我的真实写照——拥有实力,但容易高估自己。
谨慎过度太忧患迎难而战不够胆
提起猪八戒,大家会想到“好吃懒做”“胆小怕事”,但猪八戒也是有优点的。在每次出战前,他常会考虑周到,把战斗失败的后果告诉大家。但也许是想得太多,导致意志不坚定,对于战斗失去了信心,迎难而退。生活中的我也一样,做事前会谨慎考虑,但凡事“多思而后行”,太过于患得患失,导致不知所措,失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低调沉默不是金爱抢爱拼才会赢
说起《西游记》,你的第一反应会是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甚至联想到了白骨精,你都未必会想起沙僧。沙僧在取经途中默默无闻的那个,不常说一句话。他奉献的最多,但却没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他太过低调了,不会与师兄们抢风头。这又让我联想到自己,付出的多,但从来不是得到感谢的那个。“少说话,多做事”固然是我们应学习的,但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向世人展现自身的才华与能力,没有一种好强的心态,就容易沦陷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中。
这面神奇的“镜子”,只是从师徒四人的特征上,就把我的优缺点照得一清二楚。《西游记》中的每个角色,其实就是由我们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来扮演的。我们看《西游记》,不能只浅层次地迷恋于里面栩栩如生的人物,还要细心揣摩每个人的特点,他们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足。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能不断地改正自身的缺点,得到感悟,得到成长。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uowen.nuanque.com/ticai/dugougan/151257.html
- 转载请注明: nuanquezuowen 于 优秀作文大全/英语作文素材/小学初中高中/中考高考满分作文 发表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之内容为用户主动投稿和用户分享产生,如发现内容涉嫌抄袭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转载之内容为学习交流之目的,请勿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