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老师没来?!-四年级写事作文350字
每天下午的一节特长课是所有老师必争的课之一。可这个星期三下午的特长课,竟然没有事情干,而且也没有老师来!特长课到了,老师没来,这正是一些人“狂欢”的时候。刚开始,班级里还鸦雀无声,好像在试探老师来没来似的。不一会儿,班级里发出了耳语声。声音慢慢地变大,从耳语到说话,从说话到喧哗。吵得对面班级都听到了。但他们都懒得管我们,可能是没时间吧。很快,我们开始玩了,有人直接到教室外面玩。他们在教学楼楼道里乱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每天下午的一节特长课是所有老师必争的课之一。可这个星期三下午的特长课,竟然没有事情干,而且也没有老师来!特长课到了,老师没来,这正是一些人“狂欢”的时候。刚开始,班级里还鸦雀无声,好像在试探老师来没来似的。不一会儿,班级里发出了耳语声。声音慢慢地变大,从耳语到说话,从说话到喧哗。吵得对面班级都听到了。但他们都懒得管我们,可能是没时间吧。很快,我们开始玩了,有人直接到教室外面玩。他们在教学楼楼道里乱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在奶奶家吃分岁酒,今年却不像往年那样安静,因为多了一个小弟弟——叔叔的儿子。弟弟胖胖的,头很圆,这肯定是像我们谢家的,我们家的头都圆,嘴也很大。奶奶说:“乐乐和哥哥长得真像。”妈妈说:“很帅啊!”爸爸也点点头。大家都在夸这位小人儿。他已经会走几步了,吃饭时,他总喜欢到处走,免不了摔几跤,他不哭,立刻起来继续走。我们都很喜欢他,一会儿奶奶抱着他,一会儿爷爷牵着他,一会儿我和他玩,一会儿爸爸抱着他玩。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窗内热气腾腾。今年的分岁酒,因为大姐去新加坡旅游去了,分岁酒也少了一些气氛。酒足饭饱后,小姨又向我老爸抛出了老问题,“什么时候能够从杭州回来(老爸在杭州工作)?”老爸微微一笑,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大概七、八月份就可以回来了!”小姨露出了怀疑的神色。我也有些惊讶,老爸每年都是这么说,但每到暑假,他连人影都不见了,更别提什么回来。我心里默默地问自己一句: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小姨似乎准备放“绝招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来到沙滩,我立即上了吊床,玩了差不多40分钟,牛爸、牛妈告诉我,“冉冉,你妈和佳佳(幼儿园好朋友)被你爸埋在沙堆里了!”我立刻跑了回去,不是因为想把妈妈和佳佳拉出来,而是听上去挺好玩的,自己也想试试。快到海边了,可我还没见着她们的踪影,觉得妈妈和佳佳应该还在前面,可刚一抬腿就听到底下一声惨叫,哦,原来是佳佳啊!她们被沙子埋着,只露一个头,似乎就只见沙子不见人。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有人的。“佳佳,谢谢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妈,我去楼下信箱看看有没有朋朋的信寄来。”我三步两步,急匆匆的往一楼信箱的位置跑,边跑边猜想:这信是寄来了呢?还是没寄来呢?香港的信寄到温州是够远的,不过都一个星期了,也该来了吧。打开了信箱,里头堆满了东西,妈妈的美术报最为显眼,接着就是一大堆的报纸和我每月一本的《儿童文学》,其余的是凌乱不堪的广告纸。我把所有的都拿了出来,捧在手上,可就是不见信。“唉!”我像只泄了气的气球,连连唉声叹气,迈着沉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盼望着,盼望着下雪的日子。“在今天晚上和明天早上,可能会下雪……”女播音员在广播里温柔地说道。“噢!明天,雪!”听到雪要来,我高兴得在车后排蹦蹦跳跳,压抑不住心中的愉悦。“不可能的,温州怎么可能会下雪?!”妈妈侧着头,瞥了我一眼。要知道,温州这个“不雪之城”让老爸老妈已经失去了期望,虽然我知道在我开始记事至今,温州只下过两场雪,对于一个“不雪之城”而言,那可以算是两个奇迹,但是,我仍然相信明天会有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这个寒假我有一次特别的经历,那就是和小姨夫的莎莎(一条狗)亲密接触了一次。莎莎今年两岁,它已经是一只了不起的母狗。它曾有过一口气生九只小狗的光荣历史哦!这次,我来小姨父的店里帮忙包糖,我有幸碰到了莎莎。它那么大个,我还真有点怕它呢。它光是体重就有50多斤,好重哦。它一站起来就到我的腰部,我敢打赌它直立起来一定比我高!它的尾巴是那样的有力,一动一摆的,碰到我都觉得如同是有棒子打来一般。虽然一开始我很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晴天,我已盼了很久,却迟迟不来,成为我的一大烦恼。最近每天都是下雨,下雨……要不就是大雾……不见哪天太阳出来,让我痛痛快快地晒晒阳光。雨天真是让人厌烦的日子,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没完没了,“雨伯伯”却不知辛劳从没停过,雨不是打湿衣服,就是弄脏鞋子,搞成一身泥、一团糟。衣服洗了晾不干,鞋子湿了也干不了,到处湿嗒嗒的一片,让人厌烦,把人的心情都打乱了。晴天多好,太阳一出来,心情豁然开朗。晴天一来,妈妈会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我爸爸经常“偷”我写的小说看,总是趁我不在的时候。于是,我打算把它藏起来。藏哪儿好呢?我一边走一边想:要么藏书包里?不行,我爸没看见,我同学倒先看见了;藏电子琴的外面?不行,虽然有布挡着,但是被找到还是挺容易的;梳妆台里?不行,灰尘太多,我的小说本或许一会儿就成了“灰脸”,谁叫妈妈已经好久没用化妆台了。突然,我弄出了一点声响,爸爸站起身来,糟了!目标暴露了。我刚想逃跑,才发现爸爸只是去阳台上打个电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上午,奶奶早早打开服装店的门,整理清扫一番后,便坐在收银台前,等待生意上门。“欢迎光临!”设在店门口的感应器突然叫了起来。奶奶心里挺高兴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有顾客上门了。奶奶连忙起身迎接。“买糖葫芦吗?”那人看见奶奶就问。“对不起,我不要。”奶奶失望地回答。原来只是个卖糖葫芦的。“欢迎光临!”没多久,感应器又响了起来,一位穿着时尚的大叔进了服装店,奶奶急忙笑着迎上去,指着墙上的西装向他推销,“你好,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听妈妈说下午阿姨来接我,我简直郁闷到了极点,我非常喜欢妈妈接送。星期一本来就让人烦恼,竟然还是阿姨来接!我垂头丧气地走到约定的小区门口。没想到连阿姨的半个人影也没见。阿姨接,又还没来,如同火上浇油,我的无名火噌噌的往上窜。我打电话,问妈妈阿姨为什么还没来,妈妈也不知道,说打个电话问了等会儿再打给我。我的脑海里涌出了种种猜测:难道阿姨到别的地方去了?忘记了?还是走错路了?……妈妈的电话总算来了。原来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风吹动波浪的声音依旧清晰。很多年前,我在海南认识了一位阿姨。我在海滩上闭着眼睛“找妈妈”,却抱住了一位陌生的阿姨(一个旅游团的)。我有些害怕,但还是跟她玩了起来,我们认识了。后来在海南的这几天里,我跟阿姨几乎形影不离。我现在依旧记得阿姨的名字是“慧飞”,我经常会将她记成“会飞”阿姨,我甚至没大没小的给与阿姨同行的一统叔叔取绰号——“饭桶叔叔”。阿姨好像是美术生吧,正巧我也喜欢绘画,不过那时我画的根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那个上午,我碰巧路过奶奶曾经住过的地方:永庆街25号。我听说这里马上要拆了,我就去看看,顺便留个纪念。下次再路过时,这里可能就见不到了。我快步走了过去。抬起头,发现奶奶家仍完好无损。我松了口气,慢慢地打量起来。奶奶家的露天顶楼还能看见爷爷搭的蔬菜大棚和那红白相间的护栏。我记得那大棚有一扇门,推开门,大棚要低着头才能进去。否则会有满头水蒸气。往下看,便是爷爷奶奶住的一层。往右看,是二楼到三楼的悬空楼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我要去学习了,乘着电梯,电梯在十一楼停下,舅舅住在那、这层楼。进来了一个人,我对这个人不感兴趣,但在舅舅家门口,我想起了舅舅。舅舅在一个晚上,突然吐个不停,急急忙忙送到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做完手术以后,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舅舅却像变成了个小孩似的,话说不清,连生活也需要别人来帮助,不仅如此,他的记忆都像被风吹走的沙子一样。虽然现在舅舅的情况有所好转,可是从前的那个舅舅已经不见了,我更喜欢那个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我在公交车站头等出租车,我要去学英语。这不,出租车立马就来了嘛,我喜出望外的,招手带喊一句,“出租车!”可我顿时尴尬了,那辆车子上已经有人了,后备箱也塞满了行李,后备箱几乎是开着的,行李呼之欲出,那辆出租车飞驰而过,司机的眼神瞄都没瞄过我一眼。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我把一辆辆路过的出租车都往死里看。哈哈,还真给我找到一辆空车。我手这么一挥,出租车司机却没停下来,反而还向远方疾驰。我无法理解,仔细往车里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由于前庄路一带禁止了摆摊,很多菜贩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寻一辆板车,装着蔬菜,成天在小区了推着叫卖。下午时分,我百无聊赖,便靠在窗边打量着过路行人。很快,菜贩子的吆喝声从远处传来,渐渐变得响亮。当装载着蔬菜的板车出现在我的视域,我嘴角微微一笑,便探出头,嬉笑地叫了声:“嘿,买菜!”说完便迅速将人蹲下,待了三五秒便胆大地伸出头,窥视着那位菜贩。菜贩是个老头,总有七十了,头发差不多没有了,衣衫不整。上身穿的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哎呀!这门怎么拉不开呀?我端着脸盆,上面放着十来件衣服,重死我啦,我可要看电视的呀。弟弟还没有睡着,但已经把灯关了,(弟弟跟老爸,老妈睡觉,他们的房间和阳台是连在一起的)我不敢把灯开起来,我怕把快要睡着弟弟的吵醒。我的手能扶的重量可没有那么大,刚过了几分钟,我就有点儿扛不住了,我使劲拉,使劲拉,甚至使出吃奶的力气,这门总是无动于衷。(阳台的灯装在门里面,所以我没法开灯)我的手最终会没有力气了的,呀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我陪奶奶去买菜。菜买好了出来,我却停下了,因为我经过了我的幼儿园。我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从铁门缝中看着里面依旧迎风招展的国旗,现在看来比较矮小的教学楼,肥嘟嘟的小朋友和曾经和蔼的老师,这些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眼前浮现了幼年的我与小伙伴们玩耍的情景:我在操场上奔跑,不过速度很慢,屁股一扭一扭的,脸上笑开了花朵;我模仿孙悟空,指着太阳穴,大喊道:“火眼金睛!”我的伙伴却说:“水眼金睛”。我说:“没有这 继续阅读
Read More >说到节约粮食,我家的家规可是少盛多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盛饭的时候,少盛一点儿,不够了,还可以再去添饭,这样就避免了盛多吃不完,剩下浪费。所以我家吃饭的碗很小,有时,家里来客人了都会感叹说:“你家盛饭的碗好小啊!”这时我就会骄傲的介绍“少盛多添”,大家总会竖起大拇指。外出就餐时也一样,点菜少点一些,不够了再添,这样也能避免浪费。有一次全家外出吃饭,菜点少了,盘子都空了,新添的菜还没上来,爸爸觉得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一位参加“中国寻根之旅”的美国华人小姐姐要来我家!为此,我专门为她设计了一场“寻根”穿越之旅。我们先乘坐地铁来到始建于十六世纪的豫园,“穿越”到明朝。我带她穿亭台楼榭、观雕梁画柱、走九曲折桥、赏欢悦锦鲤。灵木披芳,洞天福地。我不禁满怀期待地问:“你觉得似曾相识吗?”她莞尔一笑,笑而不答。第二站,我们继续乘地铁,“穿越”到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外滩。一边黄浦江水波荡漾,游船、轮渡摇弋;一边万国建筑气势恢 继续阅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