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中国现代的教育问题-记叙文1200字
纵观现代的中国教育现状,无不以“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分数”已经成为广大学生日夜追赶的目标。实为可悲。好的“分数”,能让老师另眼相看,好的“分数”可以让同学们对你百般敬佩,而高的“分数”更能让你一朝成名,让你上清华或北大。难怪“分数”会被几乎所有的学生追捧。“分数”在所有的学校几乎都排在第一位,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品德素养也是学校司空见惯的做法。如“分数”常名列前茅的学生,他的那些什么道德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纵观现代的中国教育现状,无不以“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分数”已经成为广大学生日夜追赶的目标。实为可悲。好的“分数”,能让老师另眼相看,好的“分数”可以让同学们对你百般敬佩,而高的“分数”更能让你一朝成名,让你上清华或北大。难怪“分数”会被几乎所有的学生追捧。“分数”在所有的学校几乎都排在第一位,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品德素养也是学校司空见惯的做法。如“分数”常名列前茅的学生,他的那些什么道德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关于人生,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见解。我比较赞成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提出的观点,人这一辈子,真正值得想的只有一个问题:怎么活?(用大家熟悉的作家点题)有人说人生需要规划和设计。我完全同意。作为现代人,我无法设想没有规划和设计的人生。几岁入学,读什么学校,考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理想或者梦想的牵引,离不开对自己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如果说幼年时期的安排更多来自父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纵观天下,中国人大概是最有资格写《文明的韧性》这个题目的了。我们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和我们同时期出现的文明都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我们是传承性最好的文明,论中华文明之正统非中国莫属,毫无争议。至少在现在,我们认为中华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中最有韧性的绝非无稽之谈。衡量一个文明的韧性,最重要的大抵就是衡量一个文明实现复兴的能力。文明想要长盛不衰是不可能,迦太基城再坚固也终有被夷为平地的一天,罗马城再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中国自古就有人发出“做人难,难做人”的感慨,也不乏经常能感受“先做人,后做事”的领悟。可见,做人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大问题,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人来一世,无外乎两件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做人固然没有一定的法则和标准,但它存在一定的通则,一定有它的技巧与规律。这里只能说些小道理,大提示。毛泽东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些名人伟人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五千年的诗性和文明在大浪淘沙之中流传下来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记忆,那些灿烂若星河的艺术瑰宝即使在多少年之后依然璀璨辉煌。中国的文学留给我们的是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远唱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探索,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文学既诞生于苦难,又承载于苦难。千百年来,各种艺术的文明都在启迪着我们如何蔚然于生活的各种不顺和境遇。《文心雕龙》中说: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古人以自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科技交往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也在不停地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中国文化带着五千年的韵味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认同,中国的饮食、服装节日文化开始遍布全球,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也给中国传统在本地带来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洋节,过洋味儿生活,却淡忘了一些中国传统。2005年11月14日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告终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天气略微暖和了点,偶尔还有长丝般的阳光晒在电线杆参差包围着的广告牌上,映照出无数模糊的影子,如同一个动感的舞台,燃烧着城市的激情和青春,倚靠在自行车上,横跨着单肩包,香樟树叶的倩影在脸上渐次行进,整个街巷弥漫着浓郁的香草味,仿佛渗透进了人的皮肤,乃至骨头里面,会不由自主的扬起嘴角,将车子静静停在角落,懒散的靠在树上,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一个乐队正在演奏岁月的歌,抬头仰望着湛蓝色的天空,那音符盘旋在一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人才的最起码条件是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高考作文就是检测人才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作文思想应健康、端正,歌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但是,现在作文评价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对写善和写美大加褒扬,对于写真则不敢提倡,小心翼翼或避而不谈。老师常常这样告诉学生:千万不要以灰暗的笔调反映社会,更不要深刻揭露阴暗面。社会的事情你管不了,说了也等于白说;更何况,社会上的事情有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感谢上帝没有让我那宽容之心有所硬化,让我拥有了它,生活在和睦、充实的环境里。——题记宽容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美好心灵的表现,是道德素质的体现,是泱泱大国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结晶,更是所有人都应提升的美德。宽容以退为进,但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杰出的人物总是善于容忍和宽大,正是这种美德成为了他们事业上成功的助推器。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次,美国的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趟旅行,每个人都坐在时间的列车上,有了起点,便不知道哪一站是终点……或许正是因为人生太短暂、太仓促,上帝就安排了一对对男女美丽的邂逅,幸福的牵手……这个世界也因为充满了爱而更加绚丽多姿!可你发觉了吗?爱在一开始,总是甜蜜的,因为你会感觉到多一个人陪,多一个人帮你分担,便不再孤单、落寞。有一个人在想着你、恋着你、盼着你,那时,做任何事都是那样的美妙。但是,随着彼此认识的加深,似乎什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秋风一阵阵刮来,我不觉有几丝凉意,回想起刚刚那一幕……“我不想跟你吵,出去吧!我要换衣服了。”我面无表情地说。“穿什么衣服,我自己决定,你管了我14年了,够了,而且我有权利决定这点事儿吧!”妈妈气呼呼地吼道:“不行,我说不准穿就是不准穿。别人都说女儿是越大越懂事,你可倒好越大越难管了啊!翅膀硬了。那你流鼻涕、发烧别在我面前晃悠啊!我真搞不懂,想当初我们那会儿,有件衣服就高兴死了。你还挑三拣四的。”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夹别人食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脱下的旧衣衫。——叔本华不同言论逐渐弥漫了当今社会,有各持己见的互不相扰,也有剑走偏锋的针锋相对。如何在取舍之间寻见正确的答案,着实要下一番功夫。你说,未必真,我说,未必对,他说,未必实。关乎现下社会弊端的讨论随处可闻,新闻媒体网络等介质的发展推动了全民言论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首先要说明我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课本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的评语里有“上进”这个词,那时候不懂,只知道这不是贬义词。妈妈有一次惊讶她的女儿竟然这么上进,跟她太不像了。现在想想,那个评语是没有错的,妈妈的惊讶也是不无理由的,我真的是个乐于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人。若干年前叛逆的心理让我厌倦上学,而现在,那种上进的劲头已经渗透到这里,使我清楚的认识到课本的知识虽然对于日后的工作无大用,却内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我怀念过去的你,怀念我留在单车上的十七岁,怀念曾经因你的一阵微笑而激荡起来的风,夹着悲欢和一去不再回来的昨天,浩浩荡荡地穿越我单薄的青春。明亮。伤感。无穷尽。躲在某一个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个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巨大的空白无法排遣,如同一幅精致的银灰色素描上突然被擦出了一大块突兀的白色,看着的时候让人彻底绝望,于是只好独自站在夜空下流泪。也许一个人最好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作家不是另一个物种,是和读者一样的人类,所以,不存在心里是否装着读者,他自己也是读者,别的作家的读者,以及,自己的读者,倾听自己也是倾听读者。作家和读者,都不要把自己当成上帝,一个以为我要心中装着你们,一个以为人家心中应该装着你们。很多写作的人喜欢说,我是为你们而写作,为了表达你们的声音。其实就算写情书,我都觉得是为自己写作,而不是为了爱的那个人。我们只是想打动他,把他占为己有,如果不能占为己有,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或许,我要找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做了。我不愿当一颗炮弹,一被点燃,随声巨响,留下的就只有灰烬。或许,成为一颗烟花,腾的一声,射向高空,俯视着一切,然后,嘣的一下子,璀璨的微笑着,变成尘埃,落回土地,开出下一个繁华的季节。时间的匆匆打破了我的沉思,站在风中的我举目四望,我看见下班时人群鱼贯地从前后门涌出,仿佛那是一道生死门。慢了,就会死掉,快了,就会生存。静静的呆在风中,不愿意随波逐流,以平常的心情观看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从小学到初中,我已经上过不少堂语文课,但最使我难忘的是进入初中的那堂语文课,那堂既生动,又活泼的语文课那天下午,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要组织同学们演一场课本剧,以课文《犟龟》为范本,进行改编,给同学们一周的时间准备。听完这个消息,同学们个个自告奋勇,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由于人数太多,老师只好先指定一些同学扮演不同角色,然后鼓励其他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是课本上没有出现的,进行准备,说会争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博,提醒着你,也提醒着你,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当铿锵着有力的口号弥漫在空气里,当胜利的凯歌在天空回响,当万里长城宏伟地横卧在崇山峻岭之上,面对着中国的壮丽河山,锦锈风貌,我的心仿佛充满了一股“雄赳赳,气昂昂”的热情,早已澎湃不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雄鸡下成长的世代华夏儿女,都具备了中华本色。做为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群女子,她们绝世独立,她们美貌多才,她们就像就像漂在水中的浮萍。她们有浑然天成的美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在猥亵的目光下,她们依旧高昂着头,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她们虽沦落风尘,但她们心比秋莲高。在这群女子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咳血而死的苏小小,不是“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的李季兰,不是与李益“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霍小玉,也不是一生审时度势的女校书薛涛,而是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我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所以差是因为教师的水平差。孩子是一个很容易对看起来好像知道很多东西的人产生崇拜心理的人,可是能当教师的至少已经是成年人了,相对于小学的一班处男来说,哪怕是一个流氓,都能让这班处男肃然起敬。所以首先,小学的教师水平往往是比较低的。教师本来就是一个由低能力学校培训出来的人,像我上学的时候,周围只有成绩实在不行,而且完全没有什么特长,又不想去当兵,但考大专又嫌难听的人才选择了师范,而 继续阅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