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这也是一种享受-随想作文800字
“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安逸平淡的日子里,昼夜兼程地奔赴远方,似孤身一人却又似拥有世界。星光相伴,影子为友的孤独怎不让我心生醉意,享受其中?人本是群居动物,喜以团体出行。儿时的我颇为合群,身边围着三两知己,谈笑风生。那种归属与安全感给了我美妙的享受,孤独一词更是无缘邂逅,其滋味让我畏惧,甚至心生厌烦。时光在不经意间流过,转眼我已踏入陌生的初中教室。生疏的面孔在相处中变得熟悉,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安逸平淡的日子里,昼夜兼程地奔赴远方,似孤身一人却又似拥有世界。星光相伴,影子为友的孤独怎不让我心生醉意,享受其中?人本是群居动物,喜以团体出行。儿时的我颇为合群,身边围着三两知己,谈笑风生。那种归属与安全感给了我美妙的享受,孤独一词更是无缘邂逅,其滋味让我畏惧,甚至心生厌烦。时光在不经意间流过,转眼我已踏入陌生的初中教室。生疏的面孔在相处中变得熟悉,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我喜爱数学,也认为数学十分美丽。可谁曾知道,小学时的我却讨厌数学到一种什么地步。看着一张张高分的卷子,我不禁陷入回忆……小学时的数学老师对我们答题的格式要求十分严格。稍有错误,就会被罚抄十次,以至于我恨透了这个老师,恨透了数学。无聊,为难学生,毫无作用……这些标签被我不假思索地贴在数学这门学科上。一张又一张的试卷,一页又一页的罚抄,一顿又一顿的臭骂,家里人为我报了一个又一个的辅导班,使我对数学的愤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待千帆落尽,万木俱春,那不为人知的力量,终归会在青山屏障之前浮现。——题记又是一年夜雪,冷黯凄寒,凝成指尖一弦清辉的惨淡,如同兀兀穷年的名落孙山,毫无顾忌地在心灵的阡陌中泛滥。曾经的锋芒毕露,都在鲜红的数字前无济于事。墙角一枝腊梅,殷红地渲染着画卷,冷然傲视着垂死病中的群艳。外强中干的新竹,如同光秃秃一棵柏木,纵使根深蒂固,终归黯然失色。将积蓄了无数的力量葬在心底,却留下百无一用的空壳埋在了寒冬里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秋风轻轻拂开笔记的扉页,露出一小段批注,我不禁忆起您来。您的眼中总是有跳动的光点,满怀希冀地看着我。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挣扎沉浮的我,看到了一束光,它照亮了一段迷茫的路。您笑起来时有浅浅的梨涡,眼睛微微眯起来,整个人披上一层柔和的光,直暖进心里,让人感到安宁。我极喜欢您的课,您总是站得笔直,轻拈过粉笔,一行清秀的字便立在黑板上。本以为您这样柔和的性子是管不住我们这班吵闹的学生的,但您的声音好像有魔力 继续阅读
Read More >“N92号,本次休眠已结束。您的休眠期为20年,欢迎来到3630年。电子音在上方响起,我的意识慢慢恢复。我们从现居的星球到太阳系大约有四光年,所以在这次航行中,我们2000名成员要不停地进行这样的冬眠,以保证能够活着到达目的地。“警报,警报…”一阵警报声让我彻底清醒了过来,一只有力的手把我从冬眠舱里拖了出来,我对于脱离这种在休眠舱中的舒适感有些不悦。但还是加快了步伐,我这才注意到面前那个拽着我向一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一针见血、铁骨铮铮的壮语,出自“孺子牛”——鲁迅的笔下!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作者。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是何许人?说来也巧,如此伟大的时代楷模竟来自我的故乡,作为“老书虫”的我,怎能不去探访一番呢!于是,我们踏上动车,兴致勃勃地出发了。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绍兴,是鲁迅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在我的房间里,有一个小伙伴,它已经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那是一年秋天,我们一家人去城里姑姑家做客。她家里的一台白色的ipad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我拿起它,屏幕上倒映着我稚嫩的脸庞,我一见就爱不释手。当拿着它玩着切水果的游戏,手指在屏幕上不断地滑动时,我越发喜欢它了。姑姑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对两眼放光的我打趣道:“喜欢的话,走的时候拿回家玩好不好?”我信以为真,瞪着大眼睛,连忙点头。小女孩举起 继续阅读
Read More >阳光侧过楼宇斜斜地切下一块阴影,巧巧地遮在我的眉头和心上。今天学校开家长会,妈妈没有时间,只好让爸爸参加。这次的月考成绩出奇得不理想,老师会不会找老爸谈话,老爸回来后我会不会再次面临暴风雨?我焦躁不安地想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恐怖的画面。时间如同沙漏,在不经意间飞速流去,弹指之间,天色已晚,我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忽然,急促的开门声传来,我的心又一次被提了起来,神经线紧绷起来,爸爸终于回来了。老爸一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天已经呈现出了深蓝,月亮缓缓爬上了墨蓝色的夜空。窗外的工地上仍传来电钻和锤子“叮叮咣咣”的声音。运送工人的升降机“吱吱呀呀”地升上去又降下来。楼上的小孩也不再传来淘气的声音,想必是已经睡下了。公路上响起了音乐,那是清洗完城市路面的洒水车唱出的乐曲。随着洒水车的远去,歌声如云一样飘散了。终于,天完全黑了下来。窗外看不到一颗星星,窗内却透进了诡异的绿光。对面十一号楼的住户还未完全熄灯,在黑色的背景下,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如果要问我的学生对我是什么印象的话,我想,除了“好凶”,应该没有什么了吧。是的,我也觉得自己对他们似乎是太严厉了一些。回想起来,是在我刚开始当班主任的时候形成的这种风格吧。教师生涯二十一年了,班主任的经历占据了近乎三分之二。刚刚当班主任的时候,说实话,还有些小激动,毕竟是第一次。什么都还不会,又什么都想做好。制定班级公约,班级规章制度,班级奖惩条例……杂七杂八的,胡乱搞了一通。可当我拿着这些东西进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月光丝丝涌入,欢笑渐渐满堂,手中的桂花糕,也更加醇香。——题记中秋前夕,下了两场雨。突如其来的转寒,第二日便感了冒,口中的食物,也寡淡了许多。下午,爸爸很早出了门,再回来时,已然是晚上6点。望着他手中精美的包装盒,我有些好奇:买什么要一下午的时间?一抬眼,爸爸笑着朝我招了招手。走进,月亮般淡黄的包装盒轻轻拆开,随之,一股浓郁的桂花香涌入鼻腔,勾起味觉的缠绵。我不禁一步步向前,瞪大眼睛望去——一块块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小学四年级开始,连续三年,我荣幸地担任了我们莲花学校升旗仪式的主持人。那是一个金秋送爽的日子,我第一次站在升旗台上,庄严而又自豪地宣布:“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全体同学都昂首挺胸肃立在国旗前,“升旗,敬礼,唱国歌!”随着我铿锵有力的口令响起,一千号人齐刷刷敬礼,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我手中冉冉升起,投入到蓝天的怀抱中。阳光明朗,五星红旗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格外醒目,五颗金灿灿的五角星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国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只剩下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彼时我,与父母行驶在乡间的小径上,在去往家乡的路上,地面上是大小不一的碎石,车辆行驶过发出‘哧哧’的响声,四周黑黑的,只有汽车发出的刺眼的黄光,和远处明亮的灯火。路看不见尽头,离家还有一段距离,可母亲却告诉我,她已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切……在一片黑暗中,有一处暗黄色的灯火,两个老人隐隐约约的站在远方,迎着我们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什么是革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在我的记忆中,“革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小时候,我喜欢看战争片,那时候天真地认为革命就是一群人为了抢夺地盘,拿着枪打来打去。长大后,爷爷又给我讲了许多革命志士为了信仰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随后,我对革命有了新的认识。革命就是一群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带领农民组织起义,反抗反动派的恶行。慢慢地,我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历史课上,在老师的引领下,我终于对革命有了 继续阅读
Read More >“爸,你怎么就这么固执呢?我在城里工作,你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我也好照顾你。再说了,城里条件比这儿好多了。”老元的女儿急得又是跺脚又是嚷嚷。老元轻轻叹气,望着不远处的稻田说:“你不懂啊。”“不懂不懂,就你懂,那块疙瘩地就你宝贝着。”老元的女儿气鼓鼓地回话。老元踱到树荫下,点着烟望着那片油绿的稻田,眯着眼回忆往事。初秋时节,老元与街坊邻里一齐下田,在褐黄的土地上劳作,弯腰将油绿的秧苗插入,再直起腰板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题记毛泽东说:“贤有恒,何必三更五眠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作为少年的我们,即使前方灯光微弱,也应当拼尽自己全力,坚持下去。那个少年,在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就有理想,有梦想。她喜欢跳舞。享受着在台下、台上翩翩起舞的过程,慢慢,她找到了目标,她想去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很困难,但她没多说过什么,她只说:“只有努力才能撑起她的梦想。”我只知道她在背后一定很努力。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不着急,慢慢来,把一步步都走好。”视频里,父亲用温柔的语气激励我向前走上一步。这段视频我观摩了已不下百遍。父亲教我走路时温柔的鼓励与耐心仿佛历历在目。他佝偻下笔直的脊梁,用它粗壮的手臂捏着我的手,不辞辛劳一步步引领着我的步伐。父亲的手臂尽全力的向远处伸曲,我尚软绵的脚掌像吸盘一样粘住地面,身子向前微倾斜,另一只脚掌顺势踱上前来。“就这样!再迈一步吧!”就这样,父亲温柔的激励使我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继续阅读
Read More >春风过处,春姑娘捧起一股无形的生机托上树梢,院中的老椿树又绿了。椿树一绿,家里人就又忙起来了—-打椿芽。椿芽可是只在春天才有的佳肴,一旦椿芽绿透了,也就无法食用了。所以家里人都不得不加快了动作。外公是打椿芽的高手,他在树上打芽,我在树下接芽。外公爬上梯子攀到了树上,用带刀腕的竹竿轻轻对着椿芽一拨,椿芽就落了下来,我在树下昂着头,随着外公刀落的方位用大大的粗布兜着。毕毕剥剥一阵后,椿芽如绿色的千 继续阅读
Read More >“兴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台下掌声轰鸣不断,他不得不再次谢幕。沉重的饰品倒是闪闪发光,鲜红的璎珞宛如一朵鲜艳的牡丹花绕在饰品上,它也喜欢这般万人之上的感觉。“卖报!卖报!”他目光涣散地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小报童高举着报纸在拥挤的人群里穿梭,“鬼子来了!他们连续攻下北平、天津,现直逼上海!”童稚的声音宛若惊雷炸响在大街上。远方那团乌云似乎要压过来了……隐隐的炮声残忍地撕扯下平日伪装下的平静 继续阅读
Read More >东京奥运会结束啦,我国的体育健儿们在本届运动会中取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的好成绩,又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们的强大。全国人民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纷纷为这些运动健儿们点赞。在这些运动员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跳水小将全红婵。全红婵个子不高,头发短短的,人瘦瘦的,是个只有14岁的小女生。她在本次比赛中做出了令人惊艳的三个满分的跳水动作,不但让国人纷纷竖起大拇指,也让外国的裁判和解说员赞 继续阅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