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边,我曾看到长辈乱扔垃圾,提出了批评。一旁的父母却认为,这没多大事,况长幼有序,我应遵守礼节。
我这样仗义执言,并非显示教养的优越感。一切简单。这样的自私,毕竟不堪入目。我其实清楚那种微妙的变化,那位长辈对我的批评并不上心,只是认为驳了面子。其实,这位长辈内心应是清楚的,不乱扔,即是对环卫工的劳动的一种善意。
我不知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样的现状。但我清楚,我完成了一次抗争,一次与人性的抗争。
在这个尘世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挣扎着向上攀爬,或与体制斗争,或与世俗抗衡。马尔克斯将自己锁在房中,用写书对抗世界,老舍先生为捍卫自己内心的洁净,在一泓湖水里走到生命的终点。他们都在抗争。他们执拗,恪守内心的自我,不向世俗妥协。他们具备改变不合理之物的能力。
茅盾先生曾言:“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怯弱者的解嘲。”是选择沉沦于痛苦,还是选择挣扎着去改变现状?抗争虽不是必然的办法,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们的先贤,不断地在证实着抗争的意义。他们的方式多种多样。譬如苏格拉底看似妥协,接受了荒谬的罪名,实质上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无知群众表达嘲讽;阮籍不在母亲葬礼上掉一滴眼泪,抵抗住所有基于道德的谩骂,守护自己最真实的孝心;济慈逃入幻境,传达对所处时代的一腔孤愤;八大山人装疯卖傻对抗世俗,荒诞的外表下藏着他一颗渴望自由与真实的内心。他们都没有选择苟且和顺从,他们或温和或偏激,只为守护住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抗争也意味着会有冲突,也可能使人受到伤害。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抗争。比如我照例捡起长辈乱扔的垃圾,或者在大家都乱穿马路时仍坚持走人行道。也许无人留意,但时间久了一定会有人理解。
犹记得《月亮与六便士》中有人曾问斯特里克兰德:“所有人都讨厌你,鄙视你。这对你一点儿也无所谓吗?”
“无所谓。”
当一些事物的走向发生偏差,我不选择苟且。我坚定地与之博弈。这是我要选修的一门课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uowen.nuanque.com/chuzhong/cezw/47731.html
- 转载请注明: nuanquezuowen 于 优秀作文大全/英语作文素材/小学初中高中/中考高考满分作文 发表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之内容为用户主动投稿和用户分享产生,如发现内容涉嫌抄袭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转载之内容为学习交流之目的,请勿使用于商业用途。